<input id="am64a"></input>
<label id="am64a"></label>
  • <tt id="am64a"><kbd id="am64a"></kbd></tt>
    <dd id="am64a"><input id="am64a"></input></dd>
  • <table id="am64a"><blockquote id="am64a"></blockquote></table>
  • 2023年09月18日
    當前位置: 首頁 > 文化 > 伏牛 > 正文

    打秋棗

    □溫圣魏
    來源: 發布日期:2023-08-30   打印

      老家鳳崗橫嶺,土地貧瘠,最適宜種棗樹。據爺爺說,家里占地十多畝的棗子園是祖輩種的,至今有130多年的歷史,傳了五代人。近幾年來,鄉村振興建設和機場搬遷征地,老家泥房全部已拆,唯有那片棗園,還可以見證歷史的印跡,勾起我對童年無限的遐想。

      農諺說:“八月剝棗,十月獲稻。”秋棗的節令感極強。小時候,每到秋棗成熟的時候,父親總要帶我們回老家打秋棗,打棗子是一年到頭的一件大事。每到這時,爺爺總是早早準備好竹竿、籮筐等工具,抽著旱煙,早早地在棗園旁等我們回來。記得從5歲開始,我們兄弟姐妹每年都會回老家打棗,直到我參加工作。棗子成熟的季節是童年最快樂的時光,棗園留下了我無數歡樂的笑聲。

      棗園里的棗樹有一百多棵。每到春暖花開,整個村子都籠罩在清香中,棗花最招蜂引蝶,每年的“五一”前后,棗園便成了蜜蜂的天堂。這時節,棗樹碧綠的葉子間正盛開著黃綠色的棗花,棗花的芬芳彌漫整個村莊,蜜蜂飛來飛去忙個不停,在滿枝的絨花上粘滿兩腿花粉就飛回蜂箱,釀出最沁人心脾、香甜醇厚的棗花蜜。

      初秋,棗子由青綠色變成紅褐色,郁郁蔥蔥的棗枝上掛滿紅瑪瑙般的棗子,晶瑩剔透,討人喜歡,整個棗園簡直就是一曲溢彩流韻的樂章。

      棗園是捉迷藏的好地方,密匝的棗樹擠擠挨挨,很好藏人,孩子們有時貓在樹垛下,有時爬到樹梢上,發現目標,你躲我追,嬉鬧歡快的氛圍成為兒時的一道風景。低垂的棗子紅一半,青一半,煞是好看,一串串棗兒就在頭上,玩得餓了,只要張開嘴,棗子就“跑”到嘴里了,咬一口,又脆又甜。

      棗園是聽故事的好地方。晚上,爺爺總喜歡搬出靠背涼竹席,擺上一壺清茶,給我們講故事,講累了,叫我們躺在涼席上數天上的星星,數著數著,我們就進入了甜美的夢鄉。

      幾場雨下來,棗園更是富有詩情畫意。記得清末無名氏詩曰:“春分一過是秋分,打棗聲喧隔隴聞。三兩人家萬棗樹,田頭房脊曬紅云。”到了中秋節前后,棗子掛滿枝頭。風兒搖曳,棗兒從高高的樹梢上落下來,第二天早上,地面像鋪了一層紅地毯。最有趣的就是打棗和拾棗的時候。據說棗樹打得越狠越重,第二年就越豐收。大人們站在棗樹下,揮舞著長長的竹竿,噼里啪啦地狠狠抽打,小孩子在樹下撿棗子。棗子像一顆顆“炮彈”落在地上,我們一邊抱著腦袋躲閃掉下的棗子,一邊搶著撿地上的棗兒……

      家鄉流傳著許多關于棗的俚語:“一天一個棗,大夫不用找”“一日三棗,長生不老”“五谷加紅棗,勝過靈芝草”等,而每逢重大節日更是缺不了棗。臘月熬粥,棗是不可缺少的;春節做年棗糕,意味著來年幸福和吉祥;哪家的兒女結婚,棗更是吉祥的象征,男方的“扛盒”和婚床上,必放上紅棗不可,希望一對新人早生貴子,早立家業。

      漫步棗園,陣陣棗香飄來。我常想:棗樹沒有松柏高大,但有松柏的氣節;沒有楊柳嫵媚,卻有楊柳的堅韌。它生于貧瘠的土地,奉獻出香甜的果實,這就是家鄉棗樹的品格。品嘗著甜甜的棗兒,家鄉就在身邊,棗園就在身邊。


    ( 編輯:tln )
    <input id="am64a"></input>
    <label id="am64a"></label>
  • <tt id="am64a"><kbd id="am64a"></kbd></tt>
    <dd id="am64a"><input id="am64a"></input></dd>
  • <table id="am64a"><blockquote id="am64a"></blockquote></table>
  • 久久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视频,麻豆一区无码自拍,2021最新国产在线人成,东京热久久久无码